首页 > 牛蛙资讯 > 正文

澄海地区牛蛙养殖调查报告(一)

2010-7-21 16:04:30 来源:中国牛蛙网

澄海地区牛蛙养殖调查报告

梁正棋

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

第一部分 牛蛙的生物学特征

牛蛙是变温动物,水陆两栖,喜居于江河、池塘、沼泽及岸边草丛,生性贪图安静,喜欢结伴群居,往往几只或几千只共栖一处。牛蛙后肢十分粗壮、长大,善于跳跃。牛蛙躯体可分为头、躯干、四肢三部分。背部两侧和腿部的皮肤颜色随栖息环境和个体年龄而变化,通常为深褐色或黄绿色。由于牛蛙的皮肤是辅助呼吸器官,不具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。 牛蛙生性凶残,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。

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饲料为主,尤其喜食活饵。在不同的发育阶段,食性也不尽相同。牛蛙生性贪婪,生长季节食量较大。牛蛙的胃壁较厚,里面有褶皱,空间小;肠道分为十二指肠、小肠和大肠,小肠小且长(长度为躯干2.5~3倍,为全长1.5倍),肠壁厚,有褶皱。

据调查澄海地区多家养殖户了解到,牛蛙的生长及阶段情况:

亲蛙(自己喂养的优质品种)——卵——蝌蚪——长后肢——长前肢——幼蛙(尾巴消失)——成蛙

以新历4月初开始繁殖——卵—(4~5天)—蝌蚪—(5个月)—幼蛙—(3个月)—0.6~0.7斤的成蛙—(1个月)—0.7~0.8斤上市规格牛蛙

牛蛙雌雄异体。性成熟年龄一般需要89个月。牛蛙一年只产卵一次,繁殖季节在长江流域为59月,长江流域以南繁殖季节会提早,北方地区则会延迟。牛蛙实行体外受精。在生殖季节,雌雄牛蛙在水中实行抱对,并将卵和精子分别排出体外,在水中精卵结合受精,受精卵经胚胎发育,几天内就成为蝌蚪行水中生活。蝌蚪经发育变态,成为幼蛙,完成由水生到陆生的转变。幼蛙经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,又可产卵、排精繁殖后代。

第二部分 调查内容

为了解潮汕地区的牛蛙养殖模式以及饲料使用情况,作者于11月份在潮汕地区对蛙料经销商和养殖户展开调查,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:

一、养殖模式;

二、饲料情况;

第三部分 调查结果

3.1 澄海地区牛蛙养殖模式

澄海地区主要养殖模式有池塘挂网混养模式和土池围网精养模式,具体情况如下:

 

3.1.1 蛙池构造

(1)池塘挂网混养模式:池塘面积多为5~10亩(以喂养草鱼为主,部分鱼虾混养,套养大头、鲮鱼和鲫鱼)。在池塘中用竹竿和尼龙网围成长方形的蛙池,蛙池多为4m*8m规格,蛙池深0.3 ~ 0.4m.

    

2)土池围网精养模式:直接挖坑,上面用渔网围成长方形。土池规格一般有10(m)*13(m)、4(m)*23(m)和3.8(m)*27(m),面积在100(m2)左右。水深0.3~0.4m或者1m。 

     

3.1.2放养情况

1)池塘挂网混养模式:部分池塘养殖户蝌蚪放养时间一般为农历6月初,放养密度在200~250只/ m2只,养殖户一般根据池塘肥瘦程度放养蝌蚪的数量,水肥多放,水瘦则少放,这主要考虑到蝌蚪在变态后的成活率,一般情况下这阶段成活率都能保持60~70%。待蝌蚪变态完后根据死亡情况补充幼蛙,保证幼蛙的数量在120~150只/m2。更多的养殖户选择6、7月直接放养幼蛙。

(2)土池围网精养模式:蝌蚪放养时间一般在农历3、4月,密度在160~180只/ m2,有些养殖户直接在农历6、7月放养幼蛙,幼蛙的密度在120~140只/ m2

3.1.3苗种

苗种(蝌蚪和幼蛙)来自自己优质牛蛙繁殖,养殖户在成活率大的情况下贩卖。。

3.1.4 养殖及管理

   (1)蝌蚪的放养:蝌蚪阶段对水质要求较高,清洁无污染,2~3天换水一次。一般清明左右放苗,也有四月份(农历),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0~28℃左右,温度长期低于15℃,蝌蚪成活率就会很低。清明节左右放养的蝌蚪要通过90~100天才开始变态,在经过50天左右的时间才完成变态;四月放养的蝌蚪60~70天就开始变态,30~40天即可变态完。

很多有经验的养殖户蝌蚪放养密度在160~180/ m2,成活率较高;池塘可适当多放,因其水温上升较慢,成活率较低。蝌蚪的成活率不稳定,20~80%都有,变态时死亡率会增加。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、水质和蝌蚪的健康度。

蝌蚪阶段的投喂以蝌蚪粉为主,少量养殖户投喂少量当地鱼粉。蝌蚪阶段的投喂一天2餐,早上9点和下午4点。开始阶段每次投喂率在1.3~1.5/万蝌蚪,两个月后逐渐加料到3.5~4/万蝌蚪。蝌蚪开始变态后开始减料,蝌蚪后腿长出来到尾巴消失期间基本停料。

蝌蚪阶段的疾病主要有大肚子(肚子内有腹水)和烂尾。蝌蚪死后沉底,不易发现。

2)幼蛙到成蛙的饲养:牛蛙的生长阶段对水质要求高,土池养蛙天天换水(全池换水,并冲掉脏物),天气转变情况较大早晚都换水。

    温度高的时候牛蛙摄食快,但患病(主要是肠胃病)多,养殖户一般投喂少;温度降低到30℃后养殖户开始加大投喂。牛蛙的最适摄食温度在24~28

幼蛙的放养密度在120~140/ m2,成活率较高。在蝌蚪完成变态的前十天投喂量在1~2%,在温度较高的8910月份一天投喂一次,早上9点左右,投喂率在1%1011月份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,一天投喂两次,早上9点和下午5点左右,并且开始逐渐加料,投喂率******的时候每天能达到3%

在幼蛙阶段,牛蛙患病最多的是歪头,到目前为止,养殖户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;在高温季节,牛蛙肠胃病很严重,有经验的养殖户提前用药拌料投喂,减少牛蛙的死亡。其中主要使用的药品有:阿莫西林可溶性淀粉(兽用)或阿莫西林胶囊(人用)、氯霉素片(人用)、复方磺胺甲噁唑片(人用)、维生素Vb6等,养殖户之所以选择人用药,一方面提高治病效率,另外还减少药物副作用,降低饵料系数;烂皮多发生在土池养殖蛙的腿和头部,主要是由水质太差引起的。另外池塘养蛙不稳定,容易患传染性疾病,造成批量死亡。早晚巡塘,打捞死蛙和病情较严重的蛙,并观察牛蛙健康情况,以便及时治疗。对长势较慢的蛙移入与其同规格的蛙池。

牛蛙从幼蛙到上市成蛙的成活率基本能保持在60~80%,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疾病。3.1.5成蛙上市

牛蛙上市时间在年底或者正月期间,部分养殖户加大投喂,提前上市。上市规格在0.61/只之间,成本一般维持在4.55.0/斤。其中饲料3.44.4元(饵料系数0.851.1,饲料价格在4/斤左右),药费0.30.5/斤,苗种(0.01~0.1/斤)。

池塘养蛙在疾病和成活率上的不稳定,药费波动在也较大。